田成格、地成方、渠成网、路畅通……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科技园区的良田集全程机械化、宽窄行插秧、旱平免搅浆、叶龄智能诊断、变量施肥等节本增效技术为一体,为农业标准化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。
格田改造提升农业标准化
过去种植水稻是什么样的呢?据以前的老一辈种植户介绍,很多地块存在鱼眼泡、锅底坑,每逢多雨年头便会遇到春季插秧难、秋季收获难的现象,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,由于原来没有大型整地和筑埂机械,种植户都是自己“因地制宜”改造的水田,有的100亩地竟有“火柴盒”二三十个大小不等的池子,既增加了土地的占用率,又给水田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。通过隔天改造,过去的“火柴盒”变成了如今的每个15到25亩的标准化格田。
第七管理区种植户卞林介绍说:“我家309亩地以前有60个池子,现在格田改造后是20个池子,种植面积还增加了10多亩,现在运苗、插秧、收获都可方便了,改造之后差不多3年就能回本。”
近年来,八五九分公司扎实开展标准化格田改造工作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八五九分公司现在已经实现标准化格田改造13.8万亩。改造后,从插秧到秋收省工、省钱、省时还省力,同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,增加粮食产能。
“汗水农业”到“智慧农业”绘就标准化农田画卷
曾经的农业生产在夏管阶段面对草荒,要“面朝黑土背朝天”在地里拔大草。如今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,“智慧科技”已经替代了人力,嗡嗡作响的无人机、无人驾驶的插秧机、叶龄诊断技术等新型生产模式随处可见。近年来,伴随着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大量涌现,数字科技、智慧农业应运而生。
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总经理刘英凯指着身边插进秧田里的设备说:“今年我们引进的智能叶龄诊断设备是可以给叶片做‘人脸识别’的,通过可视化监测设备,经过田间视频检测识别,数字计算实现水稻叶龄自动化、智能化识别诊断,从而精准掌握水稻的各类生长性状指标、生长环境条件及变化。”近年来,八五九分公司大力推进科技创新,示范推广节水控制灌溉、卫星平地、测土配方施肥、黑土保护等技术应用,探索水稻新型生产技术模式,加大科技创新力度。通过集成5G通讯、卫星遥感、无人驾驶等新科技,切实将“藏粮于技”落到实处。
“规模化经营”助力农业标准化迈上新台阶
在农业生产全靠人力的年代,有机户还定义在拥有一台小型四轮车,日月交替,时光如梭,如今北大荒三代人的“头脑风暴”,适度规模化经营已经逐步取代了自主化经营。2024年,八五九分公司多措并举、统筹兼顾,通过市场化运作,探索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,整合碎片化农田,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标准化,有效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建设。
陈雷是第四管理区旱田适度规模化经营质量验收小组的组长,谈到规模化经营,他深有感触“地还是那些地,但管理方法不一样了,过去作业站的土地零散,属于各人自扫门前雪,统一播期、统一品种、统一作业,质量都很难实现。自从规模化经营以后,这样的问题再也没出现,从春种到秋收,我们协助管理区做好质量验收和投入品出入库记录,做好产品销售价格监督就行。”
与以往的分散种植相比,种植户可以把地交给管理区统一耕种、统一规划、统一管理、统一品种、统一标准、统一销售,不仅产量效益有所提升,还有时间发展副业,增加收入。统一经营管理后,玉米的产量从以前的每亩1200斤到现在的吨粮,效益也是成倍地增加,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标准化迈上新台阶。
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。随着标准化农业的深入实施和推广,高标准农田项目相继建成,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,实现了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,促进了种植户增收,企业增效,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出率和附加值,为八五九分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。(娄程程)